2023年以來,在陜煤集團團委和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,公司各級團組織緊扣“1+5+青+N”工作思路,深化“號手崗隊”平臺,實施“青馬工程”,豐富“青”字號品牌,不斷加強青年管理、技術、技能人才培養,打造具有榆北特色的青年崗位建功平臺,在科技創新、安全生產、經營管理中沖鋒在前、建功立業,充分發揮了廣大團員青年的生力軍作用,為公司再造一個新榆北貢獻了磅礴青春力量。本期為大家展示優秀“青”字號品牌的風采。
涌鑫安山煤礦機電運輸隊團支部
品牌名稱:青運驛站
品牌內涵:“青運驛站”以服務青年成長為核心,聚焦思想引領、技能提升、創新實踐三大維度,構建“青年成長全周期服務體系”。品牌名中“青”代表青年力量,“運”體現實干精神,“驛站”象征成長平臺,旨在通過體系化培養機制,破解青年成長周期長、創新動能不足等痛點,為企業發展注入青春動能。
經驗做法
構建“134”服務體系:以青年成長驛站為軸心,實施“鑄魂、強基、創效、暖心”四大工程。思想引領:線上線下結合開展“青運講堂”12期,舉辦“青年工匠說”活動覆蓋200人次。技能提升:推行“雙導師制”培養青年骨干30名,崗位練兵覆蓋全員,突擊隊排查隱患58項;創新實踐:開展“五小創新”活動,孵化多項技術成果;暖心工程:舉辦籃球賽、讀書會等活動12場,團隊凝聚力提升40%。(鄧宇琛)
涌鑫安山煤礦掘進一隊團支部
品牌名稱:青安智掘先鋒隊
品牌內涵:“青”為青年主力軍,“安”為核心安全理念,“智掘”為技術內核,“先鋒隊”為擔當標桿,聚焦安全生產與智能掘進雙目標,打造行業領先的青年攻堅團隊。
經驗做法:圍繞安全與效率雙目標,開展工器具革命、“五小”創新等項目,攻克便攜式捕塵網、自移機尾等技術難題。青年團隊主導智能快掘裝備應用,創下半煤巖巷單班進尺30.3米、單日最高60米、月進1222米(掘寬5.4米)的行業紀錄,推動掘進效率提升50%。通過“三小一練”活動,累計完成創新項目20項,解決安全生產難題30余項,實現技術創效超百萬元。(李星)
涌鑫沙梁煤礦掘進一隊團支部
品牌名稱:智掘青鋒
品牌內涵:以“智”為技術引擎,“鋒”為安全利刃,“青”為人才基石,構建技術、安全、文化三維生態體系,打造智能化掘進青年突擊隊標桿。
經驗做法
技術攻堅:實施“難題揭榜制”,優化支護工藝,單班效率提升25%。安全防控:建立“四位一體”防線,整改隱患130條,推行“動態支護”方案,破解斷層難題。人才培育:通過“導師帶徒-崗位練兵-結對創新”機制,孵化技術骨干15名,青年團隊完成創新項目20項,創效超300萬元。(高嘉凡)
中能袁大灘煤礦綜采隊團支部
品牌名稱:青鋒·煤海礪刃
品牌內涵:以“創新突破、攜手共進”為核心,構建“122”體系(一個愿景、雙軌驅動、兩大平臺),推動青年成長與企業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。
經驗做法
思想賦能:開展主題團日12次,線上學習參與率86%,采用領導宣講、研討交流、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豐富多樣的主題團日形式,提高青年參與度,選樹榜樣人物激勵對標,78名團員青年通過參加分享會等形式進行學習。
技能躍升:骨干精英通過50多個實操案例、10種常見設備故障處理方法及20余類安全隱患整改措施、技能比武、頭腦風暴等日常練兵,將設備操作精準度提升20%;
創新增效:青年小組實地調研、訪談一線、優化工序,開采效率提升15%,故障停機時間減少20%。
文化浸潤:創新“安全順口溜”宣教模式,職工安全規程掌握率提升至95%。(王宇宵)
中能運營公司選運隊團支部
品牌名稱:青“煤”智運
品牌內涵:以“六精領航,數字賦能”為核心理念,諧音“青梅”寓意青年與煤炭企業共生共長。融合榆北煤業“智行者”文化,立足選運崗位構建青年成長與安全發運雙贏平臺。
經驗做法
創新驅動:孵化“皮帶運輸系統污水回排改造”10余項成果,“火車一站式改造”獲省級獎項,青年團隊優化裝車流程,實現產銷平衡。
安全保障:推進“青安崗淬煉工程”,創新“理論+實操”實景訓練,安全操作規范率提升28%,設備故障率降低15%;
人才培育:“青匠培育”推行“導師制+項目制+競賽制”,培養初、中、高級工25人。
服務升級:設立“青年愛心驛站”,開展“環境微治理”“義剪義修”等活動30余次。(劉增)
選煤分公司曹家灘選煤中心團支部
品牌名稱:青選先鋒
品牌內涵:以“技術精進、責任擔當”為核心,立足洗選主業構建“334”品牌體系,通過“三爭目標+三維機制+四維載體”,推動青年成長與企業智能化發展深度融合。
經驗做法
三維賦能:建立“三級閉環管理”體系,將8項核心指標納入考核,“十諾墻”實現承諾可視化閉環。打造青年創新工作室+虛擬實訓基地,實施“師帶徒+技能積分”計劃,35名青年結對技術骨干,攻克技術難題68項。搭建技能數字庫,開展電工專項培訓,兩年來,發明專利2項,技術論文4篇。
三大攻堅:排查整改隱患200條,應急演練8次,連續兩年“零事故”;突擊隊節支創效50萬元;“煤海星光”志愿服務開展助困幫扶18場,籌集善款3萬元,“職工驛站”惠及職工300余人次。(弓瑞鋒)
信息化運維分公司
曹家灘智維中心團支部
品牌名稱:青盾智護先鋒隊
品牌內涵:以“雙崗驅動,智護領航”為核心理念,“青”顯使命,“盾”筑安全,依托安全示范崗與青年突擊隊,以青春力量構筑網絡防護盾,用數字化手段賦能智能運維,詮釋“隱患必除,青年擔當”的責任底色。
經驗做法
安全示范崗細耕安全“責任田”:創新“事故案例剖析+無腳本演練+反向推演”形式,建立12項風險預警清單,開展15期“安全微課堂”,整改隱患60條,實施《青安崗員安全監督巡查機制》,聯動家屬強化安全意識。
青年突擊隊勇當攻堅“急先鋒”:累計出動50余人次完成6次攻堅任務。攻關研發6套智能化系統,完成10余次系統迭代。青年在智慧運維一線亮身份、展擔當,提升協同作戰能力。(樊宇航)
榆神電力公司團支部
品牌名稱:“青藍”計劃
品牌內涵:以“青出于藍而勝于藍”為育人理念,構建“文化引領+專業賦能”體系,錨定“培育高素質青年人才方陣”目標,構建與公司發展戰略相匹配的“選、育、用、留”全鏈條人才管理體系,培育兼具思想政治素養與精湛專業技能的復合型青年人才。
經驗做法
立體化傳承:制定《青藍計劃實施方案》,秉持“強思想、精技術、練硬功、提素能”培養目標,構建“內訓強基、外訓拓維”培養體系,配套建立“青藍成長手冊”,全程記錄培訓軌跡、技能提升、榮譽獲得等數據,實現培養過程可追溯、成效可量化的精準管理。通過“導師帶徒”機制孵化技術骨干,青年取證率提升25%,技能競賽獲獎增長20%;新能源領域青年骨干占比40%,35歲以下中層干部占比20%,為企業零碳轉型儲備核心動能。(張旭輝)